云南缉毒女兵: 在禁毒一线绽放青春光彩

 时间:2016-03-09 14:58 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张焱
   头戴钢盔,身着迷彩服、防弹衣,脚上踩着作战靴,在云南禁毒一线,有这样一群缉毒女兵格外引人注目。

                                          

头戴钢盔,身着迷彩服、防弹衣,脚上踩着作战靴,在云南禁毒一线,有这样一群缉毒女兵格外引人注目。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进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普洱边防支队和西双版纳边防支队,探访禁毒女兵的酸甜苦辣。

   “铁骨柔肠亦红颜,英姿飒爽半边天”,云南省缉毒一线女兵的飒爽英姿演绎着别样的青春韶华。在彩云之南,这样一群年轻的女兵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搭建起一道道缉毒的雄关铁卡。

    不爱红装爱武装

    在禁毒一线,看着这些20岁出头的缉毒女兵,一个问题始终在记者脑海中盘旋——这些“90后”、“95后”怎么会选择在花一样的年纪剪掉长发、穿上军装、告别父母,来到这么荒僻的地方从事缉毒工作。

    在普洱边防支队澜沧边境检查站糯扎渡查缉点,记者见到了“90后”的王源。不算高的个头、圆润的脸庞,身上充满活力。

    王源,这个曾经学习服装设计的女孩子,却选择了投身警营,来到边境检查站。“选择穿上这身军装也并非心血来潮,少年时我就特别崇拜头顶警徽、惩奸除恶的警察。”王源告诉记者。2012年深秋她如愿以偿,如今这已经是她在边境检查站的第4个年头了。

    “既然穿上了这身军装,就要对得起即将逝去的青春。”王源不忘初心,时刻提醒自己要对得起这身军装,更要坚持戍边卫民的理想抱负。

    在糯扎渡查缉点上,康狄狄正在检查来往的车辆,直挺的身板、标准的动作,一身迷彩服的她差点被人误认成小伙子。

    在云南的西南部,对缉毒官兵来说最难熬的就是酷热。2月底的普洱白天最高温度已经近30摄氏度,最热的时候超过40摄氏度。“现在还好,等到了夏天,衣服从里到外都得湿透。”康狄狄说:“刚到这里的时候,脸上的皮都晒炸开了,特别疼。”

    都说“干一行,爱一行”,但对缉毒一线的女兵来说,是“爱一行,才干一行”。因为对警察这一职业的热爱,她们才选择在西南边境挥洒青春。




    心细如丝,炼就缉毒“火眼金睛”

    回想起第一次查到毒品的经历,王源几乎可以描述出全部的细节,“那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摸到毒品。”

    当时王源在检查一辆卧铺客车,当检查到最后一排时,看到一个女乘客将整床被子都裹在小腿处。“别人都盖得那么严实,她不盖被子,难道不冷吗?”带着一丝疑问,王源上前给她盖被子,结果该乘客突然坐起来拒绝她的好意。“当时直觉告诉我她身上肯定藏着毒品。”

    在对该乘客进行检查后,官兵们在其腋下、小腿等处捆绑的红色塑料袋内查获冰毒1.87千克。

    杨彩虹是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关坪查缉点的女兵班班长。“在检查时一个地方也不能放过,因为即使你做了99%的努力,那1%出现问题也是前功尽弃。”这是杨彩虹在缉毒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

    2013年5月7日,对杨彩虹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那也是她第一次查到毒品的日子。当天晚上她所在的执勤小组上勤不久,从云南省景洪市开往昆明市的最后一趟客运班车准点到达,杨彩虹与搭档一同上车查验,当对车上人员和运载行李检查完毕后,放置在车尾部的鲜红色的灭火器引起了她的注意。

   “当时看到灭火器的表面似乎刚刷了一层漆,我用手摸了一下,油漆没有干透。”杨彩虹便询问驾驶员有关灭火器的情况,被告知灭火器是两个月前更换的。驾驶员的回答让杨彩虹更加怀疑这里面有猫腻。

    随后,杨彩虹与战友一起打开灭火器,果然在里面查获海洛因2.3千克。“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刨根问底的执着,这批毒品就从我手上流入了内地。”杨彩虹说。

    采访中,很多缉毒一线的官兵告诉记者,“细心”在缉毒工作中至关重要,很多毒品的查获都得益于此。而女性先天具有的细致的观察能力更让女兵们在缉毒工作中大显身手。



   “查获毒品的那一刻,感觉一切都值了”

    1.8千克重的头盔,5千克重的防弹衣及其他装备,在云南禁毒一线的查缉点上,官兵们每天戴着这些装备执勤,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

   “刚开始穿的时候特别不习惯,很重,上一次勤下来赶紧脱掉。现在早已经习惯了,不穿反而觉得少了点什么。”王源说。

    在西双版纳边防支队易武边境检查站兴海查缉点,记者了解到,该查缉点日均检查车辆8000余辆,排查过往人员25000余人。

    高强度的工作给很多女兵的身体带来很大压力。“缉毒官兵的苦和累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很多缉毒女兵,因为劳累生理周期都不正常。”一位老兵说。

    除了正常的固定查缉,流动查缉也是缉毒工作的重头戏,很多毒贩会绕小道、走山路贩毒,尤其是在夜间。“在云南西南部地区,湿热的气候给夜查堵卡带来很多困难,一到晚上山上的蛇虫就开始活跃起来,蹲点守候是最难熬的。”多次执行夜间堵卡任务的女兵赵文娜说。

    为了克服夜间瞌睡、蚊虫叮咬,红牛、饼干、“蚊不咬”成了夜查堵卡的三大法宝。对于女兵来说,除了这些需要克服的困难,更需要克服的是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我以前特别怕黑,但现在好多了。”康狄狄之前在一线站查缉,夜查堵卡的点多设在荒僻的山上,“躲在路边的草丛里,一有风吹草动总觉得背后有人,赶紧拿着手电筒照。”

    高强度工作、钻车底、爬货车这些对女兵们来说早已习惯,丝毫不逊色于男兵。对女兵们来讲,更大的压力还是精神上的,在查缉过程中经常遇到被检查对象的不配合,甚至是调侃。杨彩虹,这名看起来颇具“女汉子”性格的女兵班班长,有一次也因为被检查对象的不配合甚至是羞辱而哭鼻子。“很多时候男兵上前盘查,他们会很配合地接受检查,但对女兵他们却无理地调侃。”杨彩虹说,“但一想到每次查到毒品,就又有很多人免受毒品的危害,就很有成就感,觉得一切都值了。”

    黄丽是一名“95后”新兵,去年12月入伍。在完成岗前培训,即将踏上缉毒一线的那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写道:“苦练缉毒本领,争做缉毒尖兵,爸爸妈妈,等我立功的喜报吧!”

    岁月流逝,新兵变成了老兵,又有新兵走到禁毒一线。走出查缉点,看着查缉大棚上闪耀的警徽,上面写满的是这些女兵的青春印记。

    (责任编辑:张焱)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