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宰相杨一清

 时间:2018-05-16 15:48 来源:香港每日电讯责任编辑:张焱
   解放前,昆明翠湖有一座文襄词,由云南省长顾品珍、中华民国副大总统、云南督军唐继尧相继建成。每年旧历腊月初六,省外和云南各界知名人士都要在这里聚会,纪念这位明代安宁温泉石淙渡人文襄公杨一清。

解放前,昆明翠湖有一座“文襄词”,由云南省长顾品珍、“中华民国副大总统、云南督军”唐继尧相继建成。每年旧历腊月初六,省外和云南各界知名人士都要在这里聚会,纪念这位明代安宁温泉石淙渡人——“文襄公”杨一清。省内外名流,为祠堂书写过很多诗词、对联和题词,述说这位人品高尚、才华横溢、多才多艺、有杰出功绩的奇人,是一位彻底的“民本主义”者。

神童宰相杨一清有三奇:一是明代宪宗皇帝认可的“过目成诵”的“奇童”;二是天生的“中人”,“生而隐宫”,“貌寝(丑陋)”,却是一身男子汉气概;三是“生性阔大(度量很大)”、“善于权变(有灵活的策略)”“精于论辩”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对他有四个比喻:政治才能喻为唐朝粉碎张宗昌集团的姚崇;军事上比为唐代镇守北方的郭子仪;思想上比为唐代的著名学者“文中子”王通;诗文“古朴典雅,有李、杜之遗风”。孟子的“民为邦本”情结,贯穿在他的政治、军事和全部生涯之中。杨一清干什么就钻什么,理论和实践都有杰出成就:办书院 “门生满天下”;搞外贸,成就非凡。一生颇有传奇性:三上三下,大浮大沉;当过宰相,带过重兵;出将入相,进过“诏狱”,九死一生。

十二岁时,杨一清以“奇童”荐于宪宗,沉着、聪慧、善辩,应对了各种试测,留在翰林院,受特殊教育。十四岁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人。过了两年,参加殿试,中进士,封为“中书舍人”。不久,他父亲死于丹徒任上,回家奔丧,生母(杨景的小妾)告诉他父亲的遗嘱:不要忘记安宁,要他回家祭一次祖先;说杨一清不会有嗣,要他回安宁寻嗣,以续杨氏香火。说完去世。以后就展开了他在家乡的一段热爱百姓的天真、风趣近乎喜剧的故事。

守孝毕,杨一清回吏部报到,宪宗任他为陕西主管学政的提学副使,当时他只有二十岁。他不满当时的教育腐败,举办“正学书院”。录取标准是:“先德行,后文艺”,一时舆论哗然。于是就展开了一场和布政使斗智、舌战乡绅的场面。最后,以他的勇气和智慧,取得了他们了支持。以后,一批又一批学生,经他辅导,大都考中进士状元,官居显要。杨一清的办学业绩迅速传遍朝野,人称他是“江南三杰”之一。

宪宗驾崩,孝宗弘治十年。也是“江南三杰”的首辅(宰相)兼兵部尚书刘大夏,因三边边贸腐败,战马匮乏,深知杨一清的德与才,向孝宗力荐杨一清任茶马提督,加封“左副都御史”,孝宗准奏。杨一清到任调查之后,和两股势力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以机智的谋略没收了全部走私品,整顿了边贸,建立良马繁殖场。“一清严为禁,尽笼茶利于官,以服致诸番,战马大集”.。

这时,忽然有圣旨到。鞑靼小王子领十万骑兵,正向黄河边的花马池杀来,军情十分紧急,满朝文武无计可施。刘大夏又荐杨一清任三边巡抚,宪宗准奏。杨一清接了圣旨,深知敌强我弱,只可智取。他在茶马生涯中,熟知鞑靼人不惧勇兵,只怕计谋。鞑靼小王子也在三边收买了侦探。杨一清将计就计,放出风来:他要带五万精兵,截断小王子的归路。他大造声势,利用他们的侦探给小王子送上情报。果然小王子撤的无影无踪。杨一清得胜之后,上书调走了郑宏,整顿军队,建立了情报网,“军纪肃然,声闻朝野”。

孝宗驾崩,武宗初立,朝中政局动荡,吐鲁番以近十万之众向甘肃固原杀来。总兵曹雄仍旧不知,杨一清算定:派兵堵截,为时已晚。他不顾众将苦谏,自己带十多精兵,穿越敌阵,到了固原,果然曹雄尚未知晓。他在此亲自指挥,在城中选了近万民夫,选阵地,布疑兵,广设敌军最怕的火炮。大战开始了!喊声震天,旌旗蔽野,黄沙蔽日,杀得尸横遍野。这时,只听敌军阵中大喊:“郭子仪回来了!”敌退去。事后,曹雄当众向杨一清下跪说:今日一战,方知杨公武可安边,文可治国,向皇上报喜时,他将向皇上力推杨公任“三边总制”。杨一清任“三边总制”后,大修边防,又以“天下华夷皆吾皇子民”的思想,大开边贸,教他们发展生产,会见和善待头人,边民都称他为“郭子仪”。

武宗是中国历史上最贪玩的皇帝,玩的方式怪得惊人,朝中一批太监因之崛起,奸诈的刘瑾独揽了朝中大权,收刮的资产迅速膨胀。朝议之时,他是“站着的皇帝”。他横加罪名赶走了首辅刘大夏,新任首辅李东阳无力回天。刘瑾想收买杨一清,杨一清数次拒绝,还向武宗上疏,揭露刘瑾贪污库银。刘瑾老羞成怒,捏造罪名,对杨一清“罚米三百石”。为了避免牵连更多的人,杨一清决定辞职,“口喻”照准。杨一清回到镇江,锦衣卫又奉刘瑾之命,逮捕杨一清入“诏狱”(皇帝的私人间狱)。进了诏狱,典狱长却是云南昆明人宦官钱宁。此人早已投靠刘瑾,才当了典狱长。钱宁脚踏两只船,刻意优厚杨一清。

杨一清被捕后,刘瑾在三边换上自己的心腹,尽是谋私营利之辈。边患又起,急如星火。朝中首辅李东阳和都御史王鏊等廷争,要放回杨一清任原职。无独有偶:宁夏的安化王朱真番谋反“清君侧”,发出十七道檄文讨伐刘瑾,刘瑾却隐报檄文。三边更加危急,武宗下诏急命杨一清为都御史兼三边总制。

杨一清星夜到京,武宗命杨一清先赴三边,又命“八虎太监”张永,带禁军十万随后赶到,受杨一清节制。杨一清到了平凉,才知边兵不堪刘瑾爪牙的盘剥与压迫,他原来的部将杨宏和仇铖,也倒向朱真番。杨一清说明道理,二人饮泣认罪。杨一清要他们用计活捉朱真番,戴罪立功。二人以和朱真番议事为名,在军中活捉了朱真番。这时张永的大军方才赶到,听了经过,张永对杨一清佩服得五体投地,向朝廷禀报胜利:不日即将“献俘”。杨一清深知,这是除掉刘瑾的天赐良机:张永虽是粗卤,却有正直的一面,又深受刘瑾迫害,可以策反。杨一清利用单独宴请之时,和他长谈,终于打动了张永。周密的兵谏计划产生了。这时,又传下“圣旨”:要他们过半月之后再班师回京献俘。杨一清一听,知道这是刘瑾的矫旨:他想趁京城空虚,逼宫篡位。杨一清、张永提前行动。

杨一清采取了种种方法,秘密行军,封锁了通往刘瑾的消息,进了京城。张永晋见武宗,刘瑾一见张永到来,吓得面如土色,推说有事外出,部署他的几个“厂”行动,却发现全部联系已经断绝,吓摊在地。张永的“死谏”成功,武宗命拿下刘瑾。这时,武宗知道:这都是杨一清的谋划,命杨一清进见,说要把刘瑾流放凤阳。杨一清一听不妙,请皇上抄刘瑾的家。武宗于次日一早抄刘瑾的家:只见刘瑾的玄明宫高耸入云,室中金碧辉煌,胜过他的皇宫不知多少倍,抄出准备登基用的龙袍八套,玉带八千多束,在他的扇子里有见血封喉的匕首,金银无数。据现代史学家的统计,刘瑾是中古世界最富有的十二人之一。于是下令烧了玄明宫,“剐”了刘瑾,百姓一片欢腾。

杨一清封了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开始了皇上批准的三条措施:为被刘瑾冤曲的人平反昭雪;刘的死党由刑部审理,其他人只要悔过自新,既往不咎;废除刘瑾私立之法。事毕,又改任户部尚书清理国库,发现国库空虚,难以为继,杨一清理出了个一条治国安邦之路:与民休养生息。

这时,民变迭起,刘六、刘七的起义军势如燎原。朝中意见分为两派:阁老杨廷和与兵部侍郎陆完主“剿”,杨一清主张以“抚”为主,不得已的剿,也是为了抚。武宗与杨一清长谈,同意他的意见。杨一清起用才平反的马中锡为帅。不料“剿”派陆完从中作作梗,马中锡与刘六谈成之时,他出了布告悬赏捉拿他们。刘六、刘七又反,其势更大,二十万之众,分两路逼近京城,兵部却以割取人头虚报军情,杨一清当场揭穿。武宗又命杨一清谋划指挥:兵分两路:南路陆完,北路从三边调仇铖五万人迎击。经过半年苦战,方才平定。众朝臣都荐杨一清入阁,武宗不语,为平众怨,封了杨一清为太子太傅、少傅。

继刘瑾之后,宦官钱宁崛起,他收罗了刘瑾的余党,又引诱武宗在宫中“豹房”白昼宣淫,微服出宫吃喝嫖赌,武宗甚是倚重,在朝中已独霸一方。又来了一个因战斗勇敢的边兵江彬,武宗命随侍身边,其势如日中升。一日,因玩灯笼,“豹房” 忽起大火。按祖例,武宗必须公开纳谏。但是,武宗刚把首辅李东阳“抗旨”除官回家,由杨廷和接任,大家噤若寒蝉。杨一清却连谏两次。第一次是要武宗不再乖张奢侈,第二次直指钱宁。杨廷和力荐杨一清入阁,如不准,他也辞职。武宗无奈,只好照准。钱宁也不示弱,开始对杨一清发难:他在朝中京城大街小巷张贴“白头贴子”,说杨一清天生“中人”,却取了两房妻妾,羞辱杨一清,武宗听了,只是哈哈大笑,不置可否。杨一清清楚:这是钱宁这昆明痞子和江彬联合所为,以后麻烦更多,又决意辞官,武宗自然批准。

杨一清回到镇江,接着回家乡安宁祭祖。回来后,编他的《石淙诗抄》,和名流学者切磋学问,成为当时文坛南北两派的指导者,传下不少佳话。

钱宁和江彬的矛盾激化。钱宁失势,勾结南方宁王朱宸濠谋反称帝作最后挣扎。事发,钱宁被捕,但宁王朱宸濠叛军已直逼南京。杨一清的学生吏部尚书从南京来问计,杨一清作了安排:杨一清和乔宇死守镇江和南京,王阳明文武双全,他们交情甚笃,在湖南带重兵,要他北上直捣宸濠老窝。依此部署,朱宸濠被王阳明抓获,叛乱平息,张永的禁兵才到。接着,武宗来长江玩了一场抓俘的游戏,发现江彬阴谋叛乱,逃到“石淙精舍”住了两天,杨一清仍旧婉转规劝。武宗要杨一清回朝任原职,杨一清应允。武宗回朝之后染疾,没有多久,就驾崩了。杨一清回朝未成行。

世宗立,年号嘉靖。三边战乱又起:鞑靼人侵占了整个河套地区,把肥沃良田变成了草场。当时最得世宗信任的张璁及众多朝臣,要求起用杨一清。于是,白发苍苍的“故相行边”,恢复了部将信心。一个作战计划实行了:既没有大的杀戳,又使鞑靼人退出了河套地区,计划完满实现,边境一时安定繁荣。

两年之后,杨一清调回朝庭,为入阁大学士,加封的称号太傅、太子太师,离“太师”只有半步之遥;在军事功绩上,又获最高的荣誉称号“左柱国”。不久,为世宗委为“宰辅”,位极人臣。杨一清起用了大批有识之士。只是这张璁,早就看上了“宰辅”的位子,以前挤走了费宏。张璁入阁之后,拉帮结派,不择手段,和杨一清争夺,经过两次较量,张璁利用世宗复杂的心态,步步进逼,把杨一清赶回镇江。这时杨一清已是77岁。

杨一清回到镇江后,和学生、老朋友探讨人生和国家的命运。正是嘉靖十年六月的一个夜晚,天空忽现慧星,众人惊散。同年八月,慧星又现,没有几天,杨一清和当代的大儒学家王阳明相继去世。世宗听了,十分后悔:不该漫不经心的免去杨一清,于是下旨:赐杨一清号“文襄”,一品奉禄永赐家人。

作者:李英

 

(责任编辑:张焱)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