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苗寨,与丁丁寻找鼓藏头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6-11-17 21:20 来源:乐途旅游网责任编辑:张焱
   丁丁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人就应该去趟西江千户苗寨,带上和你有故事的人;没有故事的人,更应该去趟西江千户苗寨寻找故事,那里,正在发生着一个故事。 于是,我们12达人走进了西江千户苗寨, 站在高处,鸟瞰苗寨,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


丁丁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人就应该去趟西江千户苗寨,带上和你有故事的人;没有故事的人,更应该去趟西江千户苗寨寻找故事,那里,正在发生着一个故事。
 
于是,我们12达人走进了西江千户苗寨, 站在高处,鸟瞰苗寨,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这是一个清水秀的风水宝地,苗寨坐落在起伏的青之中,清澈的河流从寨前流过,苗寨数量众多的房屋,依托两座缓缓的坡,层层叠叠,次第而建。苗寨不眠的灯光,仿佛苗家女子与男子对话的眼睛,给苗寨平添妩媚的风韵。
 
早晨,薄雾弥漫远寨,层层叠叠的远和屋挨屋的寨,仿佛都成了美丽的深深浅浅的剪影。与丁丁一起,走入了千户苗寨,一起去寻找西江鼓藏头。早炊,风小,袅袅的炊烟,在屋子上方缓缓升腾,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久在城市生活的我们,好久都没有看到这种炊烟了。这让我们回想起祖先农耕生活的情调,让人感到特别亲切。说起鼓藏头一位唐守成的先生从28岁起,就按西江苗族的古规继承父业当上了西江的鼓藏头。于是,我们去寻找他。
 
拾级而上,再拾级而上,鼓藏头应该离我们很近了。凡到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的人们,都想一睹“苗王”的风彩。我们这样的期待,一步一步的去寻找。。其实所谓的“苗王”,只是一种沿袭旧社会苗族聚居地对领头人的俗称而已。西江千户苗寨的“苗王”,实际就是“鼓藏头”。

 
丁丁,是喜欢民俗宗教文化的旅行者。对于西南西北的民俗宗教文化尤其感兴趣。问起他为什么喜欢旅行?他告诉我:因为透过旅行,你会渐渐发现美的定义并不是由任何人说的算,而是你怎么看待你自己,旅行当中会吃遍各地的美食,体验各地的文化,会为你带来新的视野。会影响你的价值观,甚至因此找到了一个梦想,那就是一直走下去,感受那份信仰。
 
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于丁丁来说,美好的生活从来不只属于别人的,他决意要开始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停的行走,最原宿的旅行方式,去感受每一个地方给予他内心的回应。
 
凡到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的人们,都想一睹“苗王”的风彩。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期待,但总是没有机会遇到。此次再赴千户苗寨过“鼓藏节”,终于如愿以偿。其实所谓的“苗王”,只是一种沿袭旧社会苗族聚居地对领头人的俗称而已。西江千户苗寨的“苗王”,实际就是“鼓藏头”。“鼓藏头”不是民主选举产生,而是由最先到达此地定居并开发的侯姓家族祖祖辈辈各代由排行最小的男性世袭担任。“鼓藏头”拥有管理、珍藏和组织祭鼓(祭祖)大典权,西江的祭祖、祭鼓活动,选定每轮12年天干地支中的寅年十月寅日寅时进行。跳鼓、跳芦笙时,首先由“鼓藏头”家族的姑娘和小伙起头,然后其余村寨的小伙、姑娘才能进场一起载歌载舞。我们终于到 “鼓藏堂”,面对这沧桑而古老的铜鼓,怀着虔诚之心,向它鞠了三个躬,为它敬了一束香,以求祖先保佑。现任苗王见我们如此诚心,送走了其他客人后就打开藏鼓楼大门,让我们参观苗鼓拜苗族,当成打开鼓藏堂的大门。

 

 
打开藏鼓楼大门,让我们参观苗鼓拜苗族,当成打开鼓藏堂的大门,一边引领我们烧香拜苗族,一边讲解苗寨的历史。讲完后还特许我们模模牛头,抱抱牛角,并亲自给我们照相留念,苗其告诉我,他叫唐守成,实叫‘苗王’应该叫‘鼓藏人’,苗王从父辈那里接过了一面铜鼓,在我们的一问一答中,我才理清了“苗王”的由来。
 
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以前的黔东南苗疆,没有土司统治,中央王朝的势力还未渗入其中,西江苗寨村落处于自然原始状态。每个族群自古由寨主统领,掌管生产、治安、民俗等大小事务。雍正六年,清政府在黔东南新辟苗疆六厅。即使当时州县厅一级都设置了国家官吏,但政策规定,苗族之间的一切争讼按本族习惯法执行。寨主的历史角色仍然延续。当时寨主不是人们想像中的最具财力,只是多分得一块田耕种。因此外面人来到村里,都可以吃住在寨主家,显示本寨的热情好客。
 

 
苗年,丁丁一直想要去感受苗族过年的滋味, 终于如愿。苗年是苗族人为庆祝丰收而过的节日 , 为了 庆祝谷子丰收, 这天, 家家都会打糍粑, 煮鱼、 肉、 新米饭来庆贺。丁丁特意身着苗族服饰,感受那份隆重与文化。苗族不信上帝、 不信宗教, 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丁丁对于宗教的尊重与崇拜到了极致,他一直用脚步丈量那份感受,也是丁丁旅行的标准。就像他说的一样,自己的旅行都很苦逼。丁丁热衷于不停行走的旅行方式,因为他喜欢用脚步来征服自己。他曾经一天内完成30公里徒步的五台之行,是让他最为之自豪的,原因不只是在于走了多长,而是在行走中感受到了佛与心。
 
苗族认为老人去世后会有三个灵魂, 一个灵魂随着身 躯的埋藏安居在坟墓里面, 一个灵魂在自己家里的神龛上, 保佑着子孙, 还有一个灵魂要藏在每一支宗族共有的铜鼓中。 铜鼓就藏有这个宗族家家户户已过世老人的灵魂, “鼓藏” 也因此而得。 铜鼓平时是不允许随意的敲打和触碰的, 只有到了 13 年一次的鼓藏节, 才能把它请出来, 在过鼓藏节的时候会有一个人专门来负责, 这个人就是专门管节日和祭祀的, 他就是我们的鼓藏头。 鼓藏头是世袭的, 他是由西江羊排村唐姓家族的人来世袭, 而且鼓藏头的世袭和以前皇帝的世袭不同, 在以前皇帝的世袭是传长不传幼, 而西江鼓藏头的世袭却是传幼不传长, 在过鼓藏节时要杀猪来祀祖, 在整个寨子只有听到鼓藏头家的猪叫了 , 意思就是鼓藏头家杀猪了 , 其它村民才能够杀, 而且跳芦笙时, 也要先由鼓藏头家的姑娘小伙先到芦笙场上去跳上三圈, 其他的村民才能够加入到其中。
 

 
丁丁不放过民俗的每一次体验,拦门酒、高流水式的喝酒,他都有去体验。丁丁说,到现在都不知道是靠着什么意志力在不停的走,这或许只有你实际用脚步丈量了才有所感受!要解释的话,真的唯有两个字:信仰。
 
地处偏僻的西江苗寨随着社会角色转换,寨主一度淡出历史舞台。现任苗王说家里一直保持着过民俗节庆的传统,就算在文革期间,每逢吃新节、鼓藏节,寨主的父亲都会想办法庆祝。在新苗王的印象中,解放初期,寨主的职责就是这样。苗寨寨主的传承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父亲死后要传给他的最小儿子。


 
我喜欢与丁丁交流,活动中,一起夜谈,行走中,一道寻找民俗非遗。丁丁一直不停的行走,在五年内行走了20多个省,八十多个城市,作为土生土长的平遥人,丁丁对他故乡的热爱,被周围人誉为“平遥小王子”。“平遥古城,一座小小的围城,表面破落,内涵丰富。漫步西平遥古城,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古城楼,古民居,还有代代传承的那乡音古韵,行摄中陶然忘忧。”丁丁讲述着他对这里的喜爱之情和每一次旅行的故事。
 
终于,我们在十大苗绣娘的家里找到了这件15万的最贵的苗绣百鸟朝凤。我与主人商量,让丁丁小心翼翼地穿上这份华贵的苗服,顿时,霸气十足。足有的那种小苗王的范儿,使得过路者纷纷拍照.....
 
寻找非遗文化,不停的寻找,不停的旅行,旅行是丁丁的信仰,到如今也成为了他工作里的一部分。作为一家旅游媒体的运营经理者,以旅游达人的身份作为切入点,不断地接触不同的旅游企业,加上自主的学习,如今已成长成为一名旅行多面达人。他说,虽然在这当中有过困惑,但对于他来讲是从C到B的转折点,是成长飞跃的过程,很感谢,每一次旅行的经历。
 

 
生活是旅行,旅行亦是人生,就如同丁丁说的一样:旅途有太多美景,旅行永远不会结束, 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开始。
 
把旅行作为一种诗意,在轻松的游走中,慢下来,把玩小时光。他对我说,苗家人的生活简单,但不是意味着没有内涵。多情好客的苗家儿女都是能歌善舞的。在看了苗家的芦笙表演,意犹未尽。看来,西江号称“芦笙的故乡”,并非浪得虚名的。
 
从一家苗绣的老房子出来,他凭栏凝思,西江保持了苗家风貌,卖银饰、蜡染、石这些旅游产品,卖家大都是本寨年轻人。从古代走到今天,在河边凉亭歇脚,见一老阿婆牵着孙女从坡顶吊脚楼往下走,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走了很长时间才下来。古村、古镇的旅游与文物保护,老人与孩子的守候,年轻人的外出流逝,任何保护古镇,任何继承与发扬文化,成为了他的新课题。
 
夜幕降临,蓝调里的苗寨,如画,寨子里的老老少少,在桥上拉着家常。生活平静的有滋有味......
 

图文:朱文鑫


 
(责任编辑:张焱)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