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前贤 咏怀古迹 访成都杜甫草堂

 时间:2016-10-03 20:54 来源:中国香港每日电讯新闻社责任编辑:张焱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我慕名前往被誉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成都杜甫草堂,来这里追思前贤,咏怀古迹。 成都杜甫草堂虽说叫草堂,但现在实际上是一所占地300亩的园林博物馆式公园。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我慕名前往被誉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成都杜甫草堂,来这里追思前贤,咏怀古迹。
 
成都杜甫草堂虽说叫草堂,但现在实际上是一所占地300亩的园林博物馆式公园。


从正门也是西门进入杜甫草堂博物馆,正门、照壁、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建筑依次排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小桥流水,花木扶疏,竹树掩映,配以对称的回廊,显得古朴典雅,秀丽清朗,园内高大的乔木竹林遮天蔽日、郁郁葱葱,让人感到了丝丝的凉爽和清幽。
 
正门是杜甫草堂主体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建筑。正门前的浣花溪风景秀丽,据现场导游讲,在杜甫时代浣花溪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当年作者在草堂居住时对浣花溪风景的真实的描写。


正门前的照壁把杜甫草堂遮挡、分割开来,使有限的园林显得曲折幽深而又宽敞舒适,把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意境和神韵发挥到了极致。
 
跨过石桥,是一座气势不凡的敞厅式建筑,是中轴线的第二重建筑,叫大廨即办公的地方。杜甫草堂导游解释说这是清代重修草堂时,考虑到杜甫曾经做个官、做官就应该有办公的场所及纪念建筑应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而专修的。两壁悬挂清代学者顾复出初的一副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长联既赞美了杜甫,又叹息杜甫及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


1958年毛主席游览草堂时曾仔细品味此联,称赞其写的含蓄婉致、耐人寻味。
 
穿过大廨,便是诗史堂,这是中轴线上第三重建筑。杜甫一生写过1400多首诗歌,真实生动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的画卷及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诗史堂以此而得名,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琳琅满目的楹联、匾额。
 
在诗史堂大厅正中陈列了一尊艺术大师刘开渠雕刻的半身“诗圣”铜像,其微蹙的眉宇,深沉的目光、冷峻的嘴角,写实而又传神表达了“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


杜甫草堂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少陵碑亭,它是一座以茅草做顶的亭子,内树有一巨大的石碑,镌刻有“少陵草堂”四个大字,这是清代雍正年间果亲王允礼送达赖进藏时,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题写的。目前它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和标志性建筑,象征着杜甫茅屋,因此在此拍照留念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久久的伫立在杜甫茅屋前,遥想1000多年前,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辗转来到成都。当秋风吹破草堂茅屋时,他祈求上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当年“诗圣”朝不保夕、自己的生存都没有保障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民众的苦难、关心民众的安危。我忽然明白了千百年来,后世人们为什么满怀崇敬“诗圣”的原因,更明白了诗人臧克家“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诗的寓意。
 
本文作者 白杨树




(责任编辑:张焱)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