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芳:全力以赴,为更多危重患者带来曙光

 时间:2024-11-21 17:01 来源:香港每日电讯责任编辑:段敏
   香港每日电讯,香港特别行政区网络新闻日报

         相比医院其他病区,听到最多的是监护设备的“嘀嗒”声。

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惊心动魄。一场场分秒必争的生命“拉锯战”,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这里就是三门峡市中心医院8号楼6楼——呼吸重症监护病区(RICU)。

喜欢思考、敢于挑战,她选择从医

在RICU紧闭的大门外,几名患者亲属坐在走廊的板凳上,对于他们而言,这扇门更是一道希望之门。

随着一声轻微的响动,大门侧滑而开,等待的亲属们不约而同起身。“刘XX的家属在吗?目前,病人状况稳定……”“王医生,我母亲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一位中年人焦急地询问。“别担心,老人好多了。”说话的是呼吸重症监护病区的副主任王青芳,一句简单的安慰,让患者家属的心松了不少。

“呼吸重症患者在哪儿,我就在哪儿。”王青芳用10余年的坚守诠释着初心。问起为何从医,王青芳说,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单纯的喜欢,“我喜欢处理复杂问题,喜欢挑战,喜欢思考,医学专业契合我的性格。”201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王青芳入职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起初在呼吸内科,2016年调到呼吸重症监护病区。对王青芳来说,面对的挑战更大了。“呼吸是延续生命的关键,大部分呼吸危重症患者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且患有基础病,这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时刻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王青芳说。

          “看到患者康复,一切努力都值得”

“患者男性,69岁,以发热、气短,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近2天病情加重转入我院......”这位半夜转入呼吸重症监护病区的患者,让王青芳印象深刻。“患者是救护车转来的。当时呼吸困难,上不来气,缺氧严重,手指甲都发青了。”王青芳说,情况危急,立即对患者实施急救,“患者年近七旬,加之呼吸困难,根本无法说清自己的病史,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只有年迈的老伴儿陪在身边。”王青芳说,或许由于惊吓,老伴儿也说不清患者发病前的情况,这为诊断带来了极大困难。

来不及等,根据症状和经验,王青芳综合判断患者为重症肺炎,就是平时所说的“大白肺”。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验证了王青芳的判断是正确的。第二天,患者的老伴儿回想起来,半年前丈夫也出现过呼吸困难的症状,当时诊断为轻微间质性肺炎。

后来,王青芳和其他医护人员每天通过电话向患者子女告知病情和治疗方案。“出院前夕,患者的子女请假回来。出院那天,他的子女拉着我们医护人员的手,连连道谢。”王青芳说,那一刻,她觉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畅通呼吸,为更多危重患者带来曙光

“家属把他们最亲的人交到我们手里,那是莫大的信任,我们必须全力以赴。”面对患者和家属的期待,王青芳深感责任重大。那天是王青芳值夜班,晚上10点多,一位89岁高龄的患者被送到呼吸重症监护病区。“老人处于昏迷状态,高烧不退。”王青芳回忆。

呼吸重症监护病区收治的都是病情极为危重的患者,他们的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时刻面临生命危险。“我们的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全力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为他们争取更多康复的可能。”王青芳说,经过诊断,老人患有重症肺炎、败血症,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同时,尿路出现感染,一直高烧不退。“经过数日治疗,老人治愈出院。”王青芳高兴地说。

“每天面对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是否会有倦怠?”面对提问,王青芳不假思索地说,她反而觉得重症医生很少会出现职业倦怠,因为有太多的医疗知识需要不断更新,有太多的技术需要掌握,一旦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收获过“守住最后一道防线、从死神手里抢回命”的成就感,会觉得那些疲惫都是幸福的。


(责任编辑:段敏)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