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3-01-29 20:08 来源:敏姐历史责任编辑:雪峰
   香港每日电讯,香港特别行政区网络新闻日报


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首次公开发表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

此诗词一发,蒋介石气急败坏,心里十分不高兴,赶紧找到陈布雷,不断施加压力,让他组织御用文人,竭尽全力写出比《沁园春·雪》更好的诗词。

诗成

1936年,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

恰逢初春,这一带下起大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难得一见的北国盛景展现在眼前。

毛泽东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写出大气磅礴之词——《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直到1945年才发表,一经发表,轰动全国。

这首词引起强烈反响,几乎全重庆的人都在讨论。

蒋介石看到这首词后,询问陈布雷这首词如何。

陈布雷对这首词大加赞赏,连连称赞。

蒋介石反倒横加指责,认为毛泽东写这首词是狂妄自大。

在他眼里,这首词藏了毛泽东的野心,他认为毛泽东想要跟他一争高下,实际上是想复古,效仿古代帝王称霸。

他命令陈布雷赶紧组织一批人写出比《沁园春·雪》更好的作品,同时,借这部作品对毛泽东大加批判。

然而事与愿违,陈布雷等人的作品无一不是平庸之作,难以与《沁园春·雪》相媲美。

蒋介石拿不出好的作品来抗衡,就只能无端指责抨击毛泽东。

12月4日,国民党《中央日报》等报刊发力,刊出抨击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和词。

蒋介石一堂堂国民党领导人,竟然会因一首词大发雷霆,甚至想要在写词方面更胜一筹。

这是为何?

争锋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名义上打出和平的旗号,假装诚意满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重庆实际上是一场鸿门宴,蒋介石的目的是为内战争取时间。

此外就是扭转对其不利的舆论环境。

当时国内的舆论偏向共产党,他打算让更多的人知道共产党的“真面目”。

蒋介石主动,毛泽东就处于被动状态。

倘若毛泽东不来重庆,蒋介石就顺势推舟,称共产党宣扬的国内和平是一场谎言,其实根本就不想和平共处,蒋介石就可以借此发动内战。

蒋介石内心笃定毛泽东不敢来重庆。

毛泽东等人已经猜到了蒋介石的心思,本着对蒋介石的一丝信任,毛泽东前往重庆赴约。

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心中难免窝着气。

没想到毛泽东离开重庆后,他的诗词在重庆又火了一把,这无疑是火上浇油,蒋介石心中的怒火压抑不住。

蒋介石看完《沁园春·雪》后,自然不服。

抛开成见来看,也不由得感叹真的是一篇佳作。

重庆谈判已经让毛泽东赢了一次,这次蒋介石势必要赢回来,奈何自身水平有限,想写一首诗词与毛泽东一较高下也无从下笔。

蒋介石写的诗并不多,流传的是他22岁的《述志》。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

蒋介石自知几斤几两,真要写出去无疑是丢人现眼。

可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找到陈布雷。

陈布雷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总裁智囊”“国民党第一支笔”。

抗战时期,陈布雷很多文章都在国内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陈先生,在你看来,你觉得《沁园春·雪》这首词写得如何?”

陈布雷想了想说道:“此词气度不凡,是当今词作中的精品。”

“你不觉得这首词有什么问题吗?你难道不觉得他词里面带有帝王思想吗?”

走出办公室,陈布雷立即组织一大群国民党的宣传人员,让他们大肆批判《沁园春·雪》。

批判的文章写了不少,可是一点风浪都没起。

这条路走不通,蒋介石便让陈布雷组织一批文人,写出在气势上胜过《沁园春·雪》的作品。

失败

国民党易君左和国民党《中央日报》主笔兼副刊编辑王新命,都写了和词。

笔战一触即发,面对攻击,重庆进步文化界也做出了反击。

郭沫若先后发表了数篇和毛主席词,其中“叹尔能言,不离飞鸟,朽木之材未可雕?何足道!”奚落了国民党。

倘若国民党的御用文人写出比《沁园春·雪》更好的词,蒋介石自然扬眉吐气。

可惜一群文人写出的词属实难登大雅之堂,反而起了反衬作用。

有了他们的衬托,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更显气势。

本文作者:百家号 敏姐历史



(责任编辑:雪峰)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