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地区农民如何摆脱“靠天收”?

 时间:2019-11-15 08:27 来源:香港每日电讯责任编辑:张焱
   山多地少,背后只有一条黄河,乡村振兴的路如何越走越宽阔?11月14日,乡村振兴 出彩河南全国融媒体采访团的100多位记者和编辑来到革命老区新安县,见证这里通过农旅融合带来的致富新路。
香港每日电讯讯(CAN记者  杨帆山多地少,背后只有一条黄河,乡村振兴的路如何越走越宽阔?11月14日,“乡村振兴 出彩河南”全国融媒体采访团的100多位记者和编辑来到革命老区新安县,见证这里通过农旅融合带来的致富新路。
 
农旅融合发展 这里留住了夏天和秋天
 
初冬的大地,万物似乎都隐隐蒙上一层雾气,然而新安县正村镇似乎留住了夏天和秋天。在当地“农旅融合”发展模式的排头兵——大河田园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山上大片的金黄与朱红,层林尽染,屋里迎客的则是热腾腾的炖大鹅、香喷喷的蒸红薯……到处充满着生动的颜色。
 
正村镇大河田园位于省道314以北,黄河万山湖以南,新安县引畛济涧工程入水口以东,涵盖当地北沟、石泉、王庄、西沟、后地、正村6个行政村,核心区面积1.7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21平方公里。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以“现代农业观光、特色水果采摘、农耕文化体验、河洛乡村美食、亲水亲子娱乐、休闲健身养生”为主,打造中原知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目的地。
 
“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特色。”站在笔直的沥青大路上,大河田园董事长韩云伟如数家珍。韩云伟是当地北沟村人,2016年起开始回乡投资创业,如今,该项目已经投资超过1.2亿元,初具雏形。
“从三四月开春开始,芍药牡丹打头阵,漫山遍野油菜花,几千亩牡丹园一直可以玩到十一月份。除此之外,还有豫西民俗文化元素:窑洞、老房、老物件;傍依黄河水的特产美食:鹅、羊、黄河鲤鱼、河虾。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传统豫西农家特色。”
 
韩云伟介绍说,大河田园计划分两期完成,涵盖20余个项目。目前一期雅竹农庄已基本成型,涉及特色餐饮、采摘、农耕、休闲娱乐等项目,与千亩苗圃基地、宝葫芦山庄、黄河鱼庄形成了四大组团。集现代休闲农业区、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区、河洛民宿体验区、大河观景区、大地风景观赏区、大河田园核心区于一体的二期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沿黄经济活了 摆脱“靠天收”的农民成了“老板”
 
新安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山高岭多河谷碎,七岭两山一分川”是当地的真实写照。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山上的地碎而小,无法用机器耕作,冬季小麦,夏季玉米,基本上是“靠天收”。好的年成,一亩地能打个五六百斤,要是碰上旱季,基本就没指望了。
 
在大河田园附近的石泉村,村支书毛献新告诉记者,该村一共1107人,2000多亩地。村民以种地为生,一年下来也就千把块收入。“你像我们隔壁村,原先村长都跑出去打工了。”他回忆说。
正村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朱福建介绍说,由于农业基础薄弱,镇上的许多农村“空心化”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农民增收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正村镇临着黄河,有好山更有好水,发展好沿黄经济是唯一出路。我们把生态农旅融合作为发展重点,大河田园就是重点打造的发展典范。”
 
依托当地政府规划的800亩沿黄绿化工程,“大河田园”项目以北沟村为中心,辐射当地6个自然村。在其中工作的95%都是附近村民,预计最终可拉动就业200余人。还有不少村民还依托景区进行创业,投资建设了民宿,成了以往自己羡慕的“老板”。
 
除了第三产业,农旅融合本身也在改变着当地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村民进行无公害小麦深加工,打出的石磨面通过电商平台能卖到7.5到8元一斤,由于打上了生态和无公害标签,市场价2元的红薯能卖到5元一斤,村民们都说,这在以前都不敢想。记者了解到,如今,正村镇的人均年收入能达到13000元,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以前人都往外跑,拦都拦不住,现在大家都往村子里,也是拦都拦不住。”站在整齐的村子外,石泉村村支书毛献新乐呵呵地说。

 
(责任编辑:张焱)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