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
1939年8月23日,苏德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不过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明白这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他们之间的战争在所难免。
1939年9月1日,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希特勒,突袭波兰。半个月后,苏联也踏入波兰领土,共同占领波兰全境,二战序幕正式拉开。可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1941年6月22日,蓄谋已久的希特勒集结15个师团550万人的兵力进军苏联。
苏德战场,可以说是二战中战况最激烈、伤亡最为惨重的战场。从最初的防御战到1943年的绝地反击,2600多万的苏联军民战死沙场,为苏联卫国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希特勒
苏联之所以能在开场如此被动的情况下力挽狂澜,离不开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背后雄厚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苏联地域广袤,加上俄国的严寒,德军“闪电战”的威力并不能发挥到极致,即便是当德军攻到莫斯科城下时,苏联政府仍然控制着一半以上的国土。此外苏德战争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英、美两国对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让苏联得以搬回前期的劣势甚至是击败德国。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没有一个好的总指挥,一切都是形同虚设。苏联能击溃不可一世的德国,斯大林作为最高统帅,功不可没。正是因为他那道“冷血”的第227号命令,才让苏联人民同仇敌忾,将法西斯送上了断头台。
1942年,德国摧枯拉朽的攻势,让苏军无力招架。面对军队内部低落的士气,斯大林下达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也是让斯大林备受争议的一道命令,命令中明确指出:面对德国的疯狂进攻,无论我军付出多大的代价,务必誓死卫国,决不允许后撤。擅自撤退者等同于“叛国者”、“懦夫”,将受到严厉的军纪处罚。
斯大林
斯大林心里很清楚,面对德军,必须做出行之有效的阻击战。一味的退守,灭国只是时间问题。“敌人全然不顾损失,向前线增派越来越多的兵力,掠夺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他们强奸、谋杀、劫掠苏联人民。”命令的一开头就如此一针见血的告诉前线士兵,我们的人民正在遭受苦难,一旦战败,我们的国家就要不复存在了。想必但凡一个热血男儿,看到这样的话也会激发出自己的斗志。
斯大林指出军队中一部分士兵心存侥幸,认为即便是战败,也可退守东部,那里一样拥有土地、粮食,不要以这样的理由来为自己擅自退守的行为开脱。这种欺骗无疑是在帮助我们的敌人,只会加快我们的灭亡。
“一步也不能撤!我们必须顽强作战,保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斯大林用近乎无情的语气下达了这道“绝情”的命令。
斯大林
此外,对于那些没有接到上级命令,擅自撤退“懦夫”、“叛徒”,斯大林还在命令中特别强调了这类人的惩罚方法:集团军成立“惩戒队”,派遣到前线各作战部队,一旦发现懦夫,恐慌制造者,就地处决,无需汇报。另外,一部分懦夫统一收编,成立5~10个戴罪立功连,专门执行各战线的最为危险任务,将功补过用他们自己的鲜血来洗刷对祖国犯下的罪行。
根据战后统计,苏德战争中共有1000多人被枪决,3000余人被送往戴罪立功连。
第227命令的确很冷血,但很有必要。如果你有机会能看完这份第227命令的全文,你会感受到这位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意志和智慧。也许你会觉得,斯大林站着说话不腰疼,把自家士兵往火坑里推。不过你要知道,苏联卫国战争如果是德国取胜,整个世界极有可能在纳粹帝国的奴役下走向毁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苏联一旦沦陷,中国的最终命运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