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航建公司:點燃新質生產力發展引擎

 时间:2025-09-17 18:39 来源:香港每日电讯责任编辑:杨威
   香港每日电讯,香港特别行政区网络新闻日报

        香港每日电讯 ▪ 香江新闻中交三航局讯(CAN通訊員 趙偉  胡興順) 近日,中交三航局新會航建公司海上風電配套鋼結構生產線已全面升級。新產品將運輸至陽江、海南,用於三航局海上風電專案的建設。

新會航建公司緊緊圍繞“3060”雙碳目標,在海上風電搶裝潮中贏得先發優勢,以陽西沙扒海上風電、青洲海上風電、南澳海上風電等一大批海上風電專案的鋼管柱和導管架製作為契機,成功從預製業轉型中脫穎而出。自2018年鋼結構生產車間開始投入使用,目前已建成鋼結構車間3座,最大產能約6000噸/月。

通過創新技術突破、革新生產要素配置,實現由傳統混凝土預製業務到新型鋼結構製作業務的轉型升級,是新會航建公司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縮影。

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新會航建公司緊緊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以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為核心,實現人員、設備、工序組合的優化躍升。在鋼結構生產線橋吊施工時,駕駛員需到頂部駕駛室操作,為提高施工效率,新會航建公司通過對橋吊結構進行深入分析,完成全智能地面遙控系統改造,操作人員在設備部培訓後,可在地面完成所有橋吊操控工作,起吊效率提升近2倍。針對常規半自動鋼板坡口切割下料品質不穩定的問題,技術部門對切割機進行改造,增加定位系統,改造後的半自動切割機經調試後,切割品質穩定,同時單個工人可監管2-3套半自動切割機。針對車間內傳統鋼管樁管節組隊千斤頂頂撐工藝工效低的問題,設備部深入市場調研,通過新採購的管節組對機,經改造後可直接投入使用,保證施工工效的同時,也降低施工風險。

新會航建公司在推進內地海上風電市場向港澳高端市場進軍的同時,還專注於深耕港澳混凝土預製市場,市場經營額從3年前的2700萬迅速增長至5700萬元。打造“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新會航建公司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擁有預製場地、重型起重設備和專業的團隊,具備自主經營碼頭和出口資質,當天出貨隔天上午就能抵達香港,是為數不多具備香港認證的國有專業預製廠生產線。

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新會航建公司牢牢把握質優這個關鍵性要求。在香港南丫島泵房預製專案中,單個泵房混凝土方量約3350平米,重量約8480噸,作為超大、超重預製件,按照傳統預製工藝,在場地內完成所有混凝土預製通過氣囊滾裝上船方案已不可行,為此新會航建公司技術團隊大膽提出,所有施工內容在半潛駁甲板面完成,為了保證方案獲得業主方認可,新會航建編制了包括碼頭岸吊改造、汽車泵上船澆築、潮水起伏期間測量保證等一系列專項方案,最終該專案順利承接。在香港東湧BC3/BC4箱涵預製專案中,箱涵孔洞內範本安拆工效低,始終制約專案成本和工期,為此新會航建技術團隊深入研究傳統範本工藝,最終提出箱涵內模整體化施工工藝,該工藝無需對孔洞內部範本進行拆除,僅需拆除調節絲杆,即可將內部範本整體拉移,該工藝順利在該專案約300個構件中順利周轉使用,完成了“工效翻倍、成本減半”的預期目標。

在鋼結構製作和混凝土預製的“雙向優勢”中,新會航建公司加快關鍵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在高新技術企業復審期間,完成了12項專利申報。2023年成功獲批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已逐步形成“海上風電鋼結構+港澳混凝土預製構件+橋樑、MIC構件等多元化探索”的運營模式。

新會航建公司在推進傳統業務煥新、新興業務壯大、未來業務培育“三大任務”上步履不停,正在以更高質量、更高水準探索建立智能化現代工廠。

今年以來,新會航建公司加強科技創新,打造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引擎”,根據自身產業基礎、資源優勢、科研條件等不斷尋找新的機遇,培育新的優勢。自主研發升級海上風電業務,批量開始海上風電單樁套籠製作,計畫承接大型導管架製作業務;積極拓展範本業務,配合江蘇分公司在建各個專案進行範本製作,打造輕鋼業務板塊,完成標識標牌業務調研。

新會航建公司將繼續從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制宜,持續強化創新驅動,培育新的優勢,讓更多新質生產力“開花結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三航預製”動能。


(责任编辑:杨威)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