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会宁这块红色热土熠熠生辉。
传承久远的剪纸艺术
会宁剪纸传承久远,历史悠久,盛行于明清时代,其种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
创作者以农村妇女为生行千以花卉艺术 飞禽走德等生活装饰图案和民俗事象、戏曲人物和历史神话题材为主要表现形式。
会宁剪纸作品线条或租扩或细腻,造型独特,古拙中透露着灵动,狂野中更显率真,生动流畅,形象逼真。
会宁剪纸是会宁民俗风情和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2009 年会宁剪纸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悠久的会宁皮影
会宁皮影源远流长,现存剧本300多册,140多个剧目。
会宁皮影戏人物众多、多、形态各异、色彩艳丽,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灯影腔是会宁皮影戏最具艺术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唱腔,主要演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中胡等弦乐,唢呐、笛子等管乐,还有大鼓、干鼓、梆子、大锣、小锣、钹、磬等多种乐器。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曲调为独有。
会宁皮影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流程较长,有“天线子”“小线子” 两种,道具有头梢、线子、桌椅、房屋、庙宇等,雕绘工艺精致、造型逼真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