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对田园渐渐疏远了,对季节的脚步似乎也不那么敏感了。每每读诗,总因古人对草木的敏感、对节令的郑重而感叹。如“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他们都有着和自然相契的脚步,都有一颗草木之心。
我还常常怀念着那乡村,那小村外,安静的田园。
小村在黄河滩,河滩之外,是一片片的田野。田野是阔大的,在一个乡下孩子的眼里,绵延到天边,没有尽头。有麦田,有坑塘,有树,还有一个个村落。村南边,坑塘边,还丛生了一片片苇草。苇草春来如剑,根根挺立;秋来又黄黄的,瑟瑟摇动,像是温柔缠绵的乡土歌谣。
田野是包容的。不管何时,它都张开着宽大的怀抱,包容着我们。春天,我们找桃树、杏树,那些寻常扔在地里的桃核儿杏核儿发了芽,长成一棵棵小树,我们小心地带一点泥巴,把它们捧回家里,种起来,然后就做一个桃儿、杏儿的梦。可惜这些小树,总是不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生长。但过不几天,孩子们又忘了。又在细雨蒙蒙的坑塘边,挖一种长条叶子如兰的草。这种草生命力很强,栽在墙角,后来院里铺了砖,它们竟从砖缝里拱出来,一丛丛的。有时,胆大的孩子还爬树。练爬树,是我们的乐趣,也是小伙伴比赛的内容,大家看谁爬得快。白杨高大,最不好爬,要身手灵巧者,而且有胆者才可爬上。可一般的柳榆不在话下。那些老柳多长在沟边,腰弯弯的,枝又多虬曲,只需几下就能爬上去,当了马骑。听鸟鸣,沐清风,闭了眼想一想,老柳成了马,成了车,这才是真正的以梦为马。
家旁边邻人后墙,有一株桑。这株桑是我独守的秘密。我养了蚕,就在那里摘桑叶。在其他伙伴跑老远去摘去寻时,我却举步即到。有时,摘了桑叶,骑在树上,晒着阳光,不觉中就睡着了。睡着了,也是一个清清丽丽的梦。后来才知道,这桑树有这么久远的历史。这桑树就是桑梓之树,这片土地,和桑树有着古老的渊源,它是从诗经中就已经有的一株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那歌谣,至今还在诗人的梦里吟唱。
夏天的田野是绿色的世界,在林子里乘凉,或是捉蝉。一个个蝉,排山倒海,这夏天的歌者,唱出它们的清丽,唱出它们的梦想。到了秋天,田野是最多彩的,庄稼成熟了,荡漾着成熟的气息,我们跟了大人去收庄稼。大豆灰灰的,谷儿黄黄的,玉米一望无际,像墨绿的湖水。当一片片白云飘过,布谷声声,弥漫田野的每一个角落,那大地就有一种成熟的丰盈的气息,那草木都带了一种朦胧的情味。收获成熟的季节来了,乡人最忙碌也最快乐的季节来了。
收获过后的土地慵懒而空旷,纵狗追兔,或是逮蚂蚱。都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天那么蓝,那么高,云那么白,那么轻。秋天,美丽的秋天,也像一杯喜人的醇酒,让人陶然欲醉了。
乡村,是诗意而浪漫的。月色下,大家聊天,说笑,讲神神怪怪的故事。天上的星一颗一颗闪,像萤火虫;地上有红光明灭,那是乡人的烟袋。不管走到哪里,这美丽的故乡,都在我的心中。
本文作者:王自亮 本文配图:雪峰